?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栏文章» 干部锻炼» 走出“三门” 收获成长——实践锻炼的收获、思考与体会

走出“三门” 收获成长——实践锻炼的收获、思考与体会

文章来源: | 作者: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16-01-20 | 【 字体:    
  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机关年轻干部实践锻炼管理试行办法》(农科党组发﹝2011﹞21号)规定,在院人事局的统一组织、安排下,走出家门和校门就进机关门的我,终于有机会走出“三门”,到中国水稻研究所和祁阳红壤实验站进行为期一年的基层锻炼。人事局、院办公室十分关心我在锻炼期间的工作和生活,对本人及家庭给予了诸多关心与帮助。水稻所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对锻炼的各项工作进行了精心布置,使我真正接触并深入了解全所方方面面的工作,对研究所和科研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达到了锻炼目的,提升了工作能力,增长了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了社会阅历。

一、主要工作
  (一)在水稻所期间
  一是全面了解水稻所发展情况。为尽快了解水稻所情况、转变工作角色,我查阅了水稻所所志,对水稻所的建立和发展历程有了总体印象。按照所里安排,参与了综合宣传材料撰写、所内重大活动组织、重要来宾接待、人事人才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等多项工作,参加了所内的总结大会、发展战略研讨会等重要会议和活动,参与组织首届“青年学术沙龙”、“梦想与责任”青年演讲比赛等青年活动,平时注重主动与所内的行政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以及科辅人员进行交流讨论。期间,我重点了解和研究了2002年以来水稻所开展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学科设置、岗位竞聘、薪酬体系、科研业绩管理等,切实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显著成效,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的一整套体制机制,大大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了创新活力,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建设“国际一流研究所”奠定了坚实基础。水稻所从建立到一步一步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是人事人才工作。参与了应届毕业生招聘、编外人员招聘、技工职称评定、“青年英才计划”岗位设置方案制定、研究所第三轮岗位考核方案制定、第四轮竞聘方案设计等人事工作,以及“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科技部“创新团队”、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申报材料的搜集、整理和报送,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申报材料的撰写等人才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对水稻所人事工作制度和人才团队建设有了一定了解,也对研究所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进行了思考,深深地感受到研究所对于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强烈需求,以及为吸引和培养人才所做的各种努力。
  三是科研管理工作。全面了解科研处工作,包括项目管理、国际合作、服务浙江、试验区及基地管理等。参与科研处负责的所内相关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这些工作,都是以往在院办时没有接触过的,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和学习,丰富了科研管理知识和工作方式方法。
  四是南繁基地学习和工作。每年冬季,水稻所都要到海南陵水开展南繁工作,我们根据所里统一安排,到南繁基地进行为期两周的学习和工作。期间,每天跟随科研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学习育种知识,实地进行杂交配种和赶粉等田间试验操作,南繁工作的辛苦和枯燥超乎想象,南繁科技工作者的执着和奉献让我深受教育,也在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与他们结下深厚友谊。同时,全面了解了陵水基地的管理和运行情况,以及其他水稻育种单位在陵水的建设、管理和工作情况,还考察了我院棉花所三亚基地,深切感受到加快陵水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五是深入课题组学习。分别深入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稻作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的课题组,学习水稻科研基础知识,了解科研情况,与科研人员探讨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包括学科设置、科研组织方式、科研业绩考核管理办法、人才培养与引进、公共平台建设等,对一线科研工作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二)在祁阳站期间
  在祁阳站的两个月,以体会和了解基层工作为主,静下心来,感受和学习“执着奋斗、求实创新、心系三农、服务人民”的祁阳站精神。
  一是全面了解祁阳站工作和生活情况。从祁阳站的发展历程、工作内容、科研成果和社会贡献,到祁阳站的发展现状、未来规划、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通过阅读文献、站内交流、参与试验和田间工作、周边调研等途径,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真实地了解了祁阳站人的工作环境和奋斗热情,在培育出“祁阳站精神”的土壤中吸收养分。
  二是针对祁阳站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思考和研讨。积极参与编制《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长期规划(2012-2020)》,与站内同志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就如何结合院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和现代院所建设行动,找准祁阳站定位、使命以及面临的问题,完善规划框架和内容,积极提出意见建议。
  三是帮助协调解决祁阳站共享我院数字文献资源问题。刚到祁阳站,发现在站里还不能像其他京外所一样,免费使用我院图书馆购买的各种数字文献资源,这对站内的科研工作和学习研究造成了不少困难,我主动协调院信息所等相关部门,了解所需的硬件条件和办理程序,
  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很快开通了相关服务,不再需要购买知网卡按篇付费查阅文献,既节省经费,也方便科研工作。

二、几点思考
  在水稻所和祁阳站工作期间,在了解情况、加强学习的同时,结合全院的现代院所建设和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对院所发展做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关于现代院所建设
  回顾水稻所近10年改革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研究所要激发创新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两个关键:一是制度创新,二是人才引进与培养。
  制度和管理创新是先进生产力,是“世界一流研究所”建设的抓手和突破点。从2002年开始,水稻所陆续实施了一系列管理创新,主要是实施面向产业链的学科布局调整、以“定岗、定员、定酬”为核心的人事分配制度、以科研绩效为核心的科研评价考核体系,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所面貌为之一新。这些改革创新,为现代院所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在这样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如何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力争跃上一个新台阶,关键是不断进行制度和管理创新,顺应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科研的新要求,破解现有机制瓶颈,探索更科学有效的科研组织方式和管理运行机制,以体制机制创新保障科技创新,引领全所协调发展。
  人才是研究所的创新之源,青年人才是科研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水稻所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本所优秀人才的贡献,也培养造就了一批国内知名专家,但是这批专家普遍已经在50岁左右,研究所面临着青黄不接、人才断档的问题。要想保持研究所的快速发展,就必须下大力气培养和引进青年人才。院“青年英才计划”启动以来,水稻所引进了三位优秀青年人才,在人才引进上有了较大突破。在本所人才的培养上,除了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以外,更应多鼓励年轻人积极主动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开阔眼界,扩大影响,尽快成长为能担重任、挑大梁的接班人。

  (二)关于实验基地建设
  建设南繁育种基地,是加快育种进程、提升育种科研水平的重要措施。在海南陵水基地学习锻炼期间,我深刻感受到日益增长的科研需求与紧张的基地资源之间的矛盾。陵水基地于1994年开始建设,现有工作、住宿、仓库等各种用房仅2000平方米,科研人员住房47间,相对固定租赁试验田只有400亩,而实际需要试验田1000亩以上,每年需要安排300人次、高峰期120人以上同时开展育种工作,基地资源已难以为继。
  目前基地发展面临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土地问题。自有土地仅有4.17亩,主要作为基地建设用地。当前征地用于农业科研的成本成倍上升,扩大自有土地可能性不大。但租赁试验田的方式稳定性较差,加上全国大部分水稻育种单位都在陵水开展南繁,试验田租赁竞争十分激烈,租金逐年上升;同时随着当地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租赁地块逐渐被征用,基地附近可租地不断减少。二是设施建设问题。因无自有试验田,租赁田块分散且租期长短不一,田间灌溉设施落后、道路不畅,田间管理处于原始状态,考种工作室等辅助设施也无处建设。三是管理运行机制问题。随着南繁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前课题组各自为政、无专职工作人员管理的运行方式,已无法保障大规模南繁育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解决这些矛盾,从长远来看,要结合未来20年发展需求,在考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基础上,多方协调,科学制定我院陵水水田作物南繁中心基地长远发展规划;从当前来看,要制定一整套科学可行的管理运行制度,落实运行经费,设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基地运行、管理和建设事宜,为科研工作提供高质量服务和保障。

  (三)关于野外台站建设
  祁阳站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野外试验站,也是我院在南方唯一的综合性试验站,建站五十多年,成绩斐然。但是如何更上一个台阶,打造“中国的洛桑”,祁阳站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亟需解决。
  一是尽快完成《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长期规划(2012-2020)》的编制和发布。该规划的编制历时已近两年,但由于各种原因还在修改过程中,亟需得到院所两级的专业指导和支持,准确定位祁阳站的发展蓝图和长远规划,明确中长期发展方向。
  二是提高薪资水平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要实现祁阳站的长远发展目标,人才是关键。事业平台、发展空间、基础条件和薪资水平是影响人才引进的几个主要因素,其中,事业平台和发展空间是祁阳站作为国家级野外台站的特有优势,基础条件建设已经明显改善,最大的短板就是远离城市和薪资太低,其中远离城市是野外台站无法改变的,薪资由于参照当地工资标准,明显偏低,副高级职称科研人员每月工资只有3000元左右,而根据我在祁阳站期间对在站研究生和本科实习生的调查,他们认为月薪在6000以上才会考虑留在祁阳站工作,现实和理想差距很大。
  三是发挥综合性试验站优势承担大项目、开展大协作。祁阳站作为综合性试验站,长期的建设和积累,初步具备了多学科协作研究的条件,“九五”和“十五”期间曾有院内多个研究所在站内开展联合攻关。未来的祁阳站,要建成国内一流的科研合作和交流平台,承担大项目开展大协作,在交流合作中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和国内外影响力。

三、收获与体会
  2006年硕士毕业后,我一直在院机关工作,是标准的“三门”干部,7年间,在组织的培养和领导同事的帮助下,我到农业部办公厅借调锻炼过,他们超负荷的工作强度、高度的压力以及枵腹为公的精神,是对我的第一次精神洗礼和实战历练;处室间的调动,让我可以更全面了解院办公室工作,适应多个工作角色的转变。但是由于大多从事管理协调类的综合工作,研究工作也大多以宏观规划类为主,对基层缺乏了解,缺少基层一线的工作经验,使我在平时的工作中感觉到约束越来越大,时常惴惴而惶恐,好比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这一次的实践锻炼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怀着激动而期待的心情出发,如今一年过去,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回来。

  (一)个人能力的提升
  通过一年的锻炼,深入基层工作和科研一线,丰富了工作经历,提高了业务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处理家庭和工作中各种困难与矛盾的能力。
  业务能力的提升。对院机关的工作人员来说,对科研工作和研究所情况了解越深入,工作质量就越高,服务能力就越强,战略研究和宏观规划才有据可依、有理可循。由于我在校学习的专业是社会科学,缺乏对自然科学科研工作的了解和感性认识,在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机关工作,对研究所工作也缺乏基本了解,常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惶惑与担忧,在工作中常常担心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不能更好地做好服务,因此,我格外珍惜这次实践锻炼的机会。通过与一线科研人员交流,到课题组学习,以及到南繁基地学习,对育种、栽培、病虫害、种质资源、基础生物学研究等水稻科研的方方面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相关科研工作也有了一定了解。同时,对基层工作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京外研究所不仅要做好所内建设,还要处理好与所在地相关部门的关系,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比京内所要大。这些基础科研知识、基层科研和管理工作方式方法,很多值得我借鉴和学习,对提升我的业务能力有很大帮助。
  处理矛盾能力的提升。实践锻炼开始后,我就面临两个矛盾:一是实践锻炼与原工作的矛盾,规划办人手少、任务重,有些延续性工作还需要我继续完成,我一方面加班加点,按时保质完成相关任务,另一方面把了解到的基层研究所和科研一线情况及时反馈回院办,为研究所评价和创新工程工作提供参考,争取将时间和空间的矛盾,转化为相辅相成的关系;二是工作需要和家庭需要的矛盾,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希望有实践锻炼的机会,不巧的是,机会真正到来的时候,我还是一位新妈妈,工作与家庭产生了严重冲突,有幸的是,在家人的宽容和支持下,在领导同事的关怀和帮助下,我妥善处理好这一矛盾,努力克服各种困难,顺利完成锻炼任务,做到了家庭事业两误。

(二)精神的洗礼
  与个人能力提升相比,精神的洗礼更是受用一生的收获。
  “执著奋斗,求实创新,情系三农,服务人民”的祁阳站精神。以前只是在书面材料上学习祁阳站精神,真正到那里生活、工作,才发现亲身体验远比书面学习要深刻得多、震撼得多。虽说近年来祁阳站的硬件条件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总体仍然相对落后,而且有一个最大的现实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太偏太远。祁阳站坐落在远离市镇的小山村里,想买瓜果蔬菜,只能每逢集日步行半小时到最近的集市上购买,可想而知如果生病或者有别的突发情况该会多么难办。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祁阳站人坚定信念、坚守岗位,在最困难的时期都没有中断科学实验,保存了大量珍贵土样和数据,站里的老师有时候回想当年都不禁眼角含泪,我们也听得又难受又敬佩。更为难得的是,即便条件如此艰苦,他们都很少谈到长期与家人两地分居、难以照顾子女等等个人困难,有着特别质朴、乐观的精神,一张张笑脸深深感染了我。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科研精神。农业科研的公益性、外部性强,与其他领域科研创新相比,取得农业科研成果需要若干年的长期积累,而其转化可获得的经济利益又远低于其他领域。以栽培学科为例,实用性强,需要丰富的田间经验,工作十分辛苦,即使取得了重大成果,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却几乎无法转化为研究所或科研人员的经济效益。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是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必备品质,也是浮夸躁动的社会中难得的沉稳与坚持。
  农业科研的理想主义精神。农业科研周期长,重积累,结果难以预测,或许经过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够取得重大成果,不一定能够名利双收,但是可爱的科研人员们仍然将他们的全部青春和智慧奉献给农业科研事业,热爱水稻科研,日复一日无怨无悔地在稻田里挥洒汗水,既坚守梦想,更脚踏实地,就像汪洋副总理考察农科院时所说的:搞农业科研要有一点理想主义精神。这种理想主义精神,激励着科研人员做好每一次试验、写好每一篇文章,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以研为本,为科研服务。
  过去的一年,我走出“机关门”,感受科研一线的艰苦与执着,提升了个人业务能力;走出“校门”,感受了基层工作的艰辛与复杂;走出“家门”,学会了如何去兼顾家庭和事业。回顾一年的实践锻炼经历,深感深入基层、联系一线是我的工作之本、力量之源,今后将继续总结和运用实践锻炼中得到的宝贵经验,不断加强学习,改进工作,敢于奉献,勇于奉献,为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出一份力、添一块砖。

(第二批实践锻炼干部、中国农科院办公室胡铁华供稿)


?